托马斯·张柏林为美国著名地质学家,1887年至1892年担任威斯康星大学校长,1893年应邀组建芝加哥大学地质系,并任系主任。1894年至1895年担任美国地质学会主席。1898 年至 1914 年担任芝加哥科学院院长。1903年当选为㊣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。
1909年1月,托马斯•张柏林在儿子兼助理罗林•张柏林(Rolling Thomas Ch㊣amberlin, 1881-1948)的陪同下动身前往中国。罗林•张柏林1907年从芝加哥大学地质系获得博士学位,随后留校执教。
1909年1月4日,他们从美国芝加哥启程,在旧金山搭乘西伯利亚号邮轮,经行夏威夷㊣和日本,于1909年2月2日抵达中国上海,6月从东北乘坐西伯利亚铁路火车离开中国。在这四个月㊣时㊣间里,张柏林父子✅组成的考察团与✅伯顿一行时分时合,通过邮轮、火车、马车、轿子、步行等交✅通方式,先后考察了当时江苏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北、四川、河南、直隶、山西、奉天等省份的社会人文✅和✅地理风貌。
考察团在四川观音桥客栈,从左到右:伯顿、托马斯·张㊣㊣柏林、罗林·张柏林、王翻译(Y T Wang)、里德(Horate G.reed)
㊣在考察期间,张柏林✅一行携带两部柯达照相机,一部为拍摄大底片(约7 X 5英寸)6张一卷的相机,一部是拍摄较小底片(约4.5 X 3.5英寸)12张一卷的相机。从照片上看,负责拍摄照片工作主要由罗林担任,跟随考察团的王翻译有时也在拍摄。考察团一行在中国拍摄的照片计640余张,记录了✅四个月的全部行程。这些照片后由罗林连同自己的6册日记以其父亲的名义交由美国伯洛伊特学院典藏。
从这些众多的照片分析,罗林·张柏林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摄影师。照片的拍摄无论㊣是取材、构图,还是景物、人物的取舍,还包括一些抓拍的照片,拍摄都十分到位。
根据罗林的回忆,张柏林一行于1909年5月26日下午从张家口乘火车到达北京,开始了北京行程,浏览了北京观象㊣㊣台、鼓楼、天坛等地,并往美国㊣和㊣俄国使馆办理手续,6月5日离开北京前往山海关,往东北向俄罗斯行去。
这张照片很✅有意思,其实正反映了古观象台遭遇的一场劫难。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,古观象台所有仪器被法、德两军平均瓜分,后来1905年法国归还了其所侵占的仪器。而德国则将另外一半仪器运回国,直到1921年德国一战战败后根据《凡尔赛和约》,德国才将㊣✅其归还中国。
这张照片里的天体仪并不是原版,这是1903年清政府新铸的减小了一半✅的“折半天体仪”,另外黃道经纬仪是法国归还的。这张照片远处可见内城东南角楼。
罗林回㊣忆道,他们从瞭望塔㊣上可以看到北京城的大部分,不过给人的印象并不像所期望的那样是一个伟大的城市,就在城墙外,东面是开阔的乡村,而城墙内是1900年被外国军队烧毁房屋的开阔区域。
从观象台远望北京贡院,远处的楼道为贡院明远楼。北京贡院始建于明永乐年间,1900年被八国联军✅中的德军数月之间拆毁,到1905年科举废除的五年间,会试只得移到河南开封贡院举行。
将上图✅放大经纬仪,门前有人把守,据罗㊣林回忆,他付费进入参观,每个大门要花1毛钱,他总共花费1.2美元。
这是西直门北侧新建的西直门火车站停车场南向,即是京张铁路的起点。远处可见西直门的城楼和箭楼全站仪。